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2020 年 1 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
北京市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深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积极争取承建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量子、光电、医疗健康等领域,超前谋划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际前沿技术研究,推动设立科学研究基金、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 5G、半导体、新能源、车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加快底层技术和通用技术突破。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落实好法律赋予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筹建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以更大力度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出台我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抓住全球产业链调整机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计划。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设计为龙头,以装备为依托,以通用芯片、特色芯片制造为基础,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深入落实 5G 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稳步推进 5G 通信网络建设。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为重点推进垂直行业场景应用,建设基于 5G 的长距离自动驾驶测试示范线。建设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平台,集中推出“AI+医疗”“AI+政务”等一批应用场景。扎实做好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规划建设。加大医药健康产业支持力度,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试点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建设生产外包平台,推动更多创新品种落地。支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开工建设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推进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市场化改革,带动市管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方案。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建成并开放软 X 射线、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设施,全面启动张江科学城第二轮 82 个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集聚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形成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型研发转化平台。
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松江 G60 科创走廊等区域创新发展能级,支持大学科技园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形成更有活力、更加便捷、更富成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
天津市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倾力打造创新平台。
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推进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 4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 5 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申请设立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力争国家基础软件创新中心落户天津。继续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专项,加快建设滨海新区“细胞谷”、科大讯飞北方“声谷”和华为鲲鹏生态项目。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新工程”。
壮大制造业。做强做优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优势产业,打造南港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深入推进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车联网落地应用和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行动,做强软件、现代中药、动力电池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做大集成电路、航空、生物医药等一批高端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区块链、5G 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办好全球智慧生活设计大赛,加快 5G 生活场景示范项目建设。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突破 100 个,力争上云企业突破 6000 家。积极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等工程。大力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强化项目支撑。聚焦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引技引才图谱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串链补链强链企业和项目。促进空客 A320 第二条总装线及组配件、丰田新能源汽车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中科曙光基地二期、三星电机陶瓷电容三期、诺和诺德智能生产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一汽丰田发动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恒大国能纯电动车、中环高端半导体等项目投产和中海油新油田达产。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策划工作。
重庆市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壮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芯”,重点推动万国半导体、SK 海力士等产能释放,加快启动华润微电子功率半导体芯片等项目。
“屏”,重点推动京东方 6 代柔性面板建设,积极培育超高清视频领域产品。
“器”,重点推动 OPPO、vivo 等 5G 手机量产,发展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新品。
“核”,重点提升汽车电子、智能传感等核心器件发展水平。
“网”,重点培育 10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移物联网、宗申忽米网、飞象工业互联网等企业发展,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提档升级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促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安徽省
安徽省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动态优化新兴产业重大基地布局,启动新一批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后续梯队。实施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工程,培育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打造卡不住、拆不散、搬不走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速发展。加快建设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超前布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加快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聚乳酸、靶向治疗、再生医疗、非晶材料等产业化步伐。
福建省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增加值突破 6000 亿元。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贯通融合。深化数字福建建设,高标准办好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高起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快 5G 商用步伐,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超 2 万亿元。
晋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力推进高新产业建链齐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主动融入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快“三园一区”配套建设。推动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扩能壮大,推进创电、中探针等重大项目建设,对接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重要供应商,完善设计研发、材料装备、终端应用等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紧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弹性材料、食品生物添加剂等方向,策划招引一批实体项目,促成绿色纤维、医用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加速石墨烯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石墨烯产业园、HDT 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促成 8 英寸半导体石墨烯芯片项目开工。
甘肃省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努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
特别提出,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做精做特各类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重点以三大炼厂、华天电子、兰石集团、中车集团、方大炭素、中科院近物所等为龙头,加快打造一批精细化工、集成电路、石化通用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炭素新材料、碳离子治疗装置等特色产业集群。
广东省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实施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揭榜制等方式支持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高端制造与检测设备、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科技产品和装备。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制开发、使用和产业化。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一流研发机构,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 43%以上。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计划,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
湖北省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加快培育壮大以“芯屏端网”为重点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培植一批龙头企业,集聚更多第二总部和独角兽企业。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天马 G6 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 3 个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突破中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武汉打造全球智能终端高地。培育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产业生态,加快 IPv6 规模化改造和 5G 商业应用。
湖南省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地 。
紧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实施重大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重大专项,开展生物与农业、环境与生态、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在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核心元器件、高端检验检测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打造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江苏省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工程机械、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等 13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全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着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三化一补两提升”为方向,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内在素质,激发企业内生动能。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
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强产业地标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围绕“4+4+1”主导产业,聚焦五大产业地标,实施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工程。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力争每个产业地标建成一家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创新平台。
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发展“三大经济”。聚焦发展数字经济,编制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向设计、装备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扎实推进车联网先导区、海力士集成电路产业园、易华录数据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更大力度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城市。
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航空产业,着力打造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等 10 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大院大所合作,抢先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抓好天科合达碳化硅晶片、天和通讯硅基氮化镓芯片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集成电路材料链、装备链、封测链的产业优势,积极构建集成电路与 ICT 产业高地。
江西省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加快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做实中科院江西育成中心,推进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和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共建,加快创建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平台,举办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启动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发展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省级实验室体系,支持华为 VR/AR 软件中心、江西欧菲电子信息中央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江西分院、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等建设。
辽宁省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推进 10 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00 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实施产业链发展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 IC 装备、航空装备、机器人等产业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陕西省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推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园区狠抓“强链、补链、扩链”,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建设西安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咸阳新型显示产业园、宝鸡新材料产业基地、渭南增材制造基地、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积极培育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浙江省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15%。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快递经济,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城市大脑、电子发票、移动支付之省等标志性工程,做强集成电路、软件业,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绍兴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连接 5000 万台工业设备,服务 10 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建成 5G 基站 5 万个,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加快推进软件名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数字经济平台建设。
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地,谋划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高地。着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平台、人才、政策、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G60 科创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支持之江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布局首批省实验室 2-3 家。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北航中法航空大学。支持阿里达摩院等企业研发机构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实施科技创新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科技大市场体系,全年技术交易额达到 800 亿元,推动 2000 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建设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000 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10000 家。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大力实施鲲鹏行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20 个,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