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2022开局之中国功率IC市场全貌
作为半导体芯片的一个细分领域,功率半导体今年下半年一直有很高的关注度,多家投资机构看好其投资价值。
功率半导体主要分为功率分立器件和功率IC(或功率集成电路)。我们知道半导体产业主要分为集成电路IC和非集成电路两大部分,其中,功率分立器件属于非集成电路,主要包括MOSFET、IGBT、功率二极管、功率晶体管及晶闸管等;而功率IC属于集成电路IC中的模拟IC,主要包括AC/DC、DC/DC、LDO、驱动IC等13个细分类型。
12月中下旬,《中国功率IC市场年度报告2022》即将火热出炉,我们与其作者——芯谋研究总监李国强聊了聊,望与读者一同窥探国产功率IC市场的技术趋势与市场走向。
李国强,现任芯谋研究总监,长期在半导体行业工作,拥有超过20年的半导体相关行业经验,对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芯片、电子终端产业等产业链有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李国强先生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学位。
2009~2019年期间,李国强先生任职于上海华虹宏力战略、市场与发展部,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和市场研究,深入研究了半导体代工行业、功率分立器件技术和市场(包括MOSFET和IGBT等)、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微控制器等半导体芯片及其工艺。2000-2009年,李国强先生先后任职于上海灏瑞、上海英群、香港雅创上海公司、香港晓龙上海公司等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商,负责半导体芯片推广、销售和管理工作,对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模拟芯片、接口芯片、微控制(MCU)、图像传感器、通信芯片、时钟等多种半导体芯片及其终端产品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提问1:为什么要做《中国功率IC市场年度报告2022》这份报告,又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发布?
李国强:芯谋预估2021年全球功率IC规模达300亿美元,而去年则是24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5%,略高于半导体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功率IC是今年半导体产业实打实的高成长领域,市场需求长期存在,整体市场较稳定,因此也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中国功率IC市场年度报告2022》这份报告,我从年初就在做准备,历经一整年时间,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份报告比较全面地梳理了2021年全球和中国功率IC市场的市场全貌,全面地展示了当下中国功率IC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希望为中国功率IC企业下一步的市场战略、产品规划以及市场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提问2:您从事功率IC的市场研究有多久,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国强:我接触到功率IC大约有二十年时间,真正的研究要从2009年进入华虹宏力市场战略部算起,至今有十多年时间。国内功率IC设计市场化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刚接触功率IC时,国内功率IC设计公司还在开发最低端的LDO(低压差电压调节)芯片,但今天国内功率IC产业种类众多,产品覆盖高中低端,部分设计公司营收已经超过1亿美元。这是无数从业者的汗水凝聚成的产业积淀,来之不易。
提问3:功率IC市场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李国强:功率IC这个市场,整体来看,产品类型众多、应用极其广泛,营收非常分散,营收比较集中的领域占少数。即便是同类型产品,也因功能、参数要求不同,常常需要针对性设计。功率IC这一领域,技术入门门槛不算高,但对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要求很高。国际市场上,几家海外的巨头企业入行较早,研发能力很强,技术和产品积累深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提问4:请您简单概括的介绍一些中国功率IC市场情况。
李国强:功率IC的种类多,不同的品类对技术要求的难度也有高有低。从半导体芯片整体看,大部分的功率IC产品技术门槛较低,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在部分新兴应用有爆发式增长潜力,市场容易切入,初创企业生存下来较为容易,但想要做大却较难,需要企业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类型。目前,国内从事功率IC领域的公司数量虽然较多,和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存在产品类型少,市场应用覆盖面窄,营收规模较小等不足。国内功率IC产业没有绝对优势的行业龙头,仍是群雄逐鹿的场面。国内不少企业切入功率IC市场,包括传统的家电制造商,也纷纷入局。国内做到上市的有十几家,营收过1亿元的功率IC企业大概有二十多家。
提问5:中国功率IC公司最大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李国强:中国功率IC市场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最重要的优势就是靠近市场,可以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拥有覆盖众多领域的制造企业和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同时中国又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给中国功率IC产业的崛起提供了丰富土壤。劣势则在于,现阶段国内功率IC公司的产品的类型较少,整体技术积累不足,竞争力还不及国际顶级公司。同时,整个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处于半导体行业入门级技术要求的功率IC行业,对人才的议价权相对较弱。
提问6:当下中国功率IC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
李国强:功率IC主要有以下13类:AC/DC转换芯片、BMIC(电池管理芯片)、DC/DC转换芯片、Gate Drive(栅极驱动芯片)、Hot Swap(热插拔芯片)、LDO(低压差电压调节芯片)、PFC(功率因素校正芯片)、PMU(电源管理单元)、PoE(以太网供电芯片)、Switch Control(开关控制芯片)、Power Stage(功率级芯片)、Voltage Reference(基准电压)、Voltage Supervisor(电压监测芯片)等。功率IC广泛应用于消费、通信、计算、汽车、工业等各个市场。当下功率IC的技术趋势,正向着高集成度、定制化、高可靠性等方向演进。高可靠性意味着功率IC的设计定制化;高集成度意味着功率IC日益复杂、制造工艺先进化,目前已往40nm工艺节点往前迈进;定制化意味着终端客户需求多样、产品差异化;高可靠性意味着国内客户已向高端产品迈进、IC参数的余量和温度范围等要求日益提升。国产功率IC高端产品缺位,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积累,及时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方能赢得市场。中国功率IC研发在高端应用赛道上有些缺失,如在工业领域、汽车产业、计算市场的服务器、通信的局端设备等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
提问7:国内功率IC公司机遇和挑战哪个更大?
李国强:应该说机遇略大于挑战。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终端产业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中国是目前全球半导体最大的应用市场,对功率IC的市场需求也是爆炸式的。中国市场的功率IC产业竞争也较为激烈,功率IC产品单价较低,需要依量取胜,然而由于市场的分散性,很难依靠单一产品出货量带来足够的利润。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和稳步成长,企业更需要加强市场运作能力,抓住较大市场规模的产品类型,集中研发力量和突破,在细分市场立足,然后再拓展其他领域,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成长。
提问8:如何抓住功率IC市场机遇?
李国强:首先,要苦练内功。打铁尚需自身硬,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强大的研发能力,积累多种功率IC的设计能力。其次,同时要密切配合国内制造企业需求,抓住机遇,全面合作。比如在通信市场(手机等)、消费电子(家电、便携式产品等)、计算市场(平板等)、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蓬勃发展的领域。
另外,已经有较深厚积累的功率IC设计公司,可以考虑进军高端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对功率IC的需求主要在于电机驱动芯片和电池管理。在这一领域,国内产业积累不足,技术研发实力还有待提升。国内目前火热的新造车浪潮,给中国功率IC企业提供了市场机遇,但技术的挑战性仍然较大,需要产业链的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耐心。
提问9:您对2021国内功率IC市场的感受想说些什么?
李国强:2021年中国功率IC市场的表现值得纪念和欢庆。很多公司赚了大钱,公司业绩大幅度成长。多家公司上市了,不少公司已进入IPO流程中,整个功率IC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和中国市场需求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今年好行情来自哪里?我们认为,主要来自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还有产业链多环节的囤货与涨价。囤货和涨价可能已透支了功率IC未来市场的需求,半导体产业将进入下行阶段,这对于国内众多功率IC公司的运营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今年的好行情为国内众多功率IC公司带来了好的收益,各家公司正好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提升技术能力,来奠定好技术基础,为度过产业冬天做好准备。
提问10:能否透露下,《中国功率IC市场年度报告2022》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李国强:这份报告主要包括功率IC产品的分类及简介、中国功率IC产业的重要驱动因素、全球功率IC市场的趋势、中国功率IC需求与趋势以及2021年全球和中国功率IC公司的营收及排名情况等。希望为大家呈现出当下中国功率IC市场的全貌,为迎接2022年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