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州日报、大洋新闻
现场会第七站是番禺区。昨日下午,与会人员先后考察了位于大学城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展厅、“智慧番禺”成果展厅、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广汽工程研究院化龙基地,并出席了广州国际创新城落户项目签约仪式。
在位于大学城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展厅,与会人员听取了番禺区负责人实施“双核”(商核、智核)驱动战略,做强创新经济,打造战略性产业平台的情况介绍。
广州国际创新城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区域,核心区由研发教育核心区(广州大学城)、健康服务产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和科技创新服务启动区(南岸启动区)组成;辐射区由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区、生态休闲组团、生活服务组团、商贸物流组团及高层次人才居住组团组成。万庆良、陈建华对番禺围绕“智核”制定的发展战略尤为肯定,指出广州大学城集聚了中山大学等12所高校,在华南地区拥有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创新资源最集中的优势。番禺区要依托好大学城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做好产学研用的对接,将人才、知识和创新等要素转化为生产力,为推进市校协同创新探索新经验。
在“智慧番禺”成果展厅和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与会人员考察了“智慧番禺”的成果。番禺区负责人介绍,“智慧番禺”建设既包含广州国家超算中心等战略性基础设施,又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等战略性主导产业,更拥有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IC设计基地等战略性发展平台。“智慧番禺”包括“四个面向”:一是面向市民启动民生卡和市民卡工程;二是面向企业提供一网式审批和电子公务服务;三是面向城市管理实现数字化大城管;四是面向家庭实施数字家庭服务,并建立以民生档案为基础的家庭服务中心。万庆良、陈建华亲身体验了智慧健康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新成果。万庆良说,现代健康产业及健康服务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技术一旦成熟就应该加快推向市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随后举行的汇报会上,番禺区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和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市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番禺区提出需要市协助解决的问题一一作回应,并对番禺区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做好“三规合一”、加快广州国际创新城建设、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最后,万庆良、陈建华分别讲话。
万庆良对番禺区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番禺区对“三个重大突破”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在战略性基础设施方面重点实施47个项目,计划投资411亿元,在战略性主导产业方面重点实施48个项目,计划投资1430亿元,在战略性发展平台方面重点建设15个平台,计划投资1577亿元。今年1~9月,110个“三个重大突破”项目及平台共完成投资107.6亿元。一是组织有力。形成了高效运转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思路清晰。提出打造宜业宜居、时尚文明、价值凸显的广州时尚创意都会区,并以此统筹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发展平台等建设,探索出有别于老城区、新城区、副中心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新路子。三是工作有序。围绕“三个重大突破”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计划,系统安排建设发展项目,并突出保障了广州国际创新城、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广州南站商务区、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基地建设与研发项目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四是措施扎实。坚持项目发展和民生导向结合,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六纵六横”骨干路网、广州南站及配套商务区、数字家庭等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夯实了番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番禺“三个重大突破”的积极推进,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前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番禺区委、区政府善谋发展、真抓实干的结果。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看到,番禺区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战略性主导产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理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较大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番禺区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万庆良强调,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番禺区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切实当好都会区新成员。市明确提出了“123”的城市空间布局,番禺区沙湾水道以北划入“一个都会区”范围。番禺要深化认识、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不断提升思想“天花板”、强化领导“总开关”,自觉担当起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区的责任。一是站在都会区的高度来定位工作目标和标准。要站在广州都会区的高度来谋划发展,以都会区的理念定位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二是要站在对接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战略。南沙新区已经上升为国际级新区,番禺作为南沙的“近邻”,要进一步提升思想高度,站在对接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高度来谋划融合发展;三是要站在珠江东西两岸互动发展的高度来推进错位发展。与珠江东岸的东莞,珠江西岸的中山、佛山顺德、南海等地多比较,在区域发展的大框架中找准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推进错位发展,促进番禺城市面貌、基础设施建设、市民素质等各方面再上新台阶。
万庆良强调,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番禺区要充分利用对接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和对接老中心城区功能的机遇,在主动作为中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行政区划的调整,减小了番禺的发展空间,改变了番禺原有的建设规划,对番禺有不小影响。但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影响,从短期和局部来看,这种行政区划的调整的确会影响番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从长期和总体来看,南沙的开发建设对番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南沙新区享受国家级优惠政策,是未来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增长点,其快速发展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政策溢出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对番禺长远发展是“利好”。如何把这种短期和局部的不利转化为长期和总体的有利,需要番禺发挥聪明才智,开动脑筋进行研究。番禺还要加强与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等“老”都会区的对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提升番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万庆良强调,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番禺区要完善城区功能,强化区位优势。番禺地处珠三角东西岸城市带最便捷的连接点,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要在谋划发展“三个重大突破”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三个重大突破”项目的落地,完善各种配套,强化广州都会区的核心城市功能,增强对珠三角资源的吸引和配置能力。
陈建华指出,番禺东邻东莞,西邻佛山、中山,南接南沙,地理位置优越,是广州“西联”和“南拓”战略的重要节点。但因为历史原因,番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番禺要抓住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和推进“三个重大突破”的机遇,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城市建设,以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推动番禺跨越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要谋划建设一批连接周边区域的交通要道,特别是要加强广州南站城际轨道交通和地铁建设,把番禺打造成为珠江两岸的核心区。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注重衔接南沙高端制造业和城区服务业,重点发展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在平台建设上,要进一步谋划好、建设好广州国际创新城等一批战略性发展平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工作,为城区发展积攒后劲。 (总经办)